我國各地目前有帶狀多行、方形叢栽、單行栽、畦栽及大垅栽等多種方式。北方多用平畦,便于防寒、保墑及灌溉,能密植;南方多雨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多用高畦,便于排水。帶狀多行一般帶寬75厘米,每一帶3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帶間距30厘米。方形叢的叢距約70厘米,每叢4株,株距12厘米。單行的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5厘米。畦栽每畦2-4行,行距20-30厘米,株距20-25厘米。
生產中提倡垅栽。垅高15-20厘米,垅臺及垅溝寬25-50厘米不等,每垅1-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20厘米。垅栽能防止雨季水澇,使植株根系發育良好,若結合地膜覆蓋,可使果面更干凈、果色鮮艷、品質優良,但易導致根狀莖外露、冬季遭凍害,故應注意保墑和對植株的保護。
草莓土壤管理
在草莓的栽培生產中應注重中耕,其目的是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能增加土壤透氣性,釋放土壤養分,可以促進植株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長。一年內一般中耕7-9次,多在雨后、澆水后、采收后及雜草發生期進行,同時可結合施肥、培土、摘除匍匐莖及去除病弱株等工作。中耕不可過深,一般為3-4厘米,注意不要損傷根系及地上部的葉片、頂芽等;漿果采收后可適當深耕至6-8厘米,能促進花芽分化。
草莓新根有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宜在早秋新根大量發生前,結合中耕,對植株基部培土,能防止老根外露,利于新根發生。培土多在采收后、以露出苗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