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生產的優質果指標主要包括8個,分別是果實大小適中、果形端正、果皮細膩。要生產出符合以上指標的優質柑橘,必須抓好以下幾項生產技術措施。
注重果實負載量的調整與限制
作為優質果的柑橘果實要求達到一定的個頭。然而,從我國近幾年的總體生產情況看,往往小果占據比例太大,即一等果占據比例太?。s30%),二等以下果占據比例太大(約60%,其他的在10%左右)。
這樣的優質果比例是無法達到高效益的。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限制每株樹上的果實負載量,合理疏果,以集中營養促進大果產生。
果實負載量的指標要求:蘆柑平均株產應控制在45~50千克(300~340個/株,畝產2000~2500千克),雪柑應在50~55千克(290~300個/株,畝產2500~2700千克),臍橙應在45千克(240~250個/株,畝產2250千克),蜜橘應在40千克(300~330個/株,畝產2000千克)。
如此控制下的果實個頭,一般會有60%~65%能達到一級果的要求。
實行開心形修剪,注重樹冠光照強度
要提高果實的著色度,必須改善樹冠光照強度。即嚴禁樹體產生“實心”冠、“蓋頂”冠,須去除中心干,使陽光能照射到樹體中下部。一般要求正午時分樹冠下地面上均勻分布的陽光透射率在5%以上。
注重硼肥和鉬肥的施用
①注重硼肥的施用,防止果實“?;?rdquo;現象的產生。柑橘園土壤缺硼問題在我國南方普遍存在,原因在于南方既是多雨氣候區又是紅壤地帶,硼元素極易淋溶而下滲流失。1995~1997年福建省農業廳對我縣柑橘園土壤營養診斷結果發現,90%以上的柑橘園土壤缺硼或嚴重缺硼,土壤硼含量僅為0.12~0.48毫克/千克,2006年營養診斷含量為0.051~0.211毫克/千克,而正常含量應為0.5~1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