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果樹提早掛果,早上巿場,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在加強常規管理的前提下,進行矮化密植栽培,根據花芽分化的原理和特點,在夏季進行拉枝造型,打破果樹內源激素的平衡,促進花芽分化,使果樹提早掛果,讓果園提早投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場于2000年3月份種植的黃花梨,2002年已開始投產,最高株產66個約10千克,比常規管理的梨樹提早2一3年投產,其特點為:樹勢較弱,樹冠較小,單株產量低,畝產高,提早試果,提前投,投產與營造樹型樹冠同時進行,節約養分,節省投資……。具體措施如下:
一、果園建設
根據梨樹耐貧瘠,適應性強的特點,結合我場高坡低產茶園急需改造的實際,確定將梨園建在海拔900一1020米的低產茶園內。首先砍伐茶樹,然后根據山勢,沿等高線進行規劃,按行距×株距為4米×3米的規格用石灰劃線,標明種植穴的位置,除指定用作生物梗的茶樁外,其余全部挖除,并對全園進行深翻平整。嚴格按90公分×90公分×90公分的標準挖定植穴,并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定植穴挖好后,先在穴底墊15千克雜草。樹葉和秸稈,再用表土填至2/3處踩緊,然后均勻撒上2千克磷肥,再回填一層薄土。定植時間10月至次年3月均可,以陰雨天為最佳。根據我場氣候特點,結合高坡不利于澆定根水的實際,我們選擇在低溫多陰雨的2月底至3月中旬栽培,定植時要將根部泥土踩實,填土高于地面20公分左右,呈饅頭狀,同時確保嫁接口高出地面。
二、整形修剪
為了節約養分,提倡少剪多拉,以拉代剪,四季拉枝修剪,尤其以夏、秋兩季最為重要。梨樹定植結束后,要求保留樹高60一100公分,待發芽后,根據各株的光照不同進行拉枝,將主枝轉變成結果母枝,同時注意培養側枝和新的主枝,然后又再進行拉枝,不斷地更換主枝,同時配以摘心、抹芽和扭枝等技術,不斷培育結果枝,營造樹形和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