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量的確定應根據樹齡、樹勢、結果狀況和土壤的肥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一般結果多的樹、老樹、弱樹、病樹和土壤肥力低的樹適當多施,有利復壯樹勢維持較高的產量,反之樹旺、結果少的樹可適當少施,通過修剪緩和樹勢促進結果,達到經濟施肥的目的。一般生產中常用的施肥量是通過調查、分析棗樹豐產園施肥情況,結合樹體生長結果的表現確定的。
據多數研究者共認,每生產100千克鮮棗應施純氮1.5-2千克、純磷1.0-1.2千克、純鉀1.3-1.5千克。按照目標產量和以上比例確定施肥量,并考慮每種肥料的利用率,確定每年的施肥總量。生產無公害果品的施肥要求應以有機肥為主,且追施化肥的量與有機肥的礦質元素之比應為1:1。以氮肥為例,一般的農家堆肥含氮為0.5%,如果667平米施農家肥1000千克,折合氮為5千克,追施氮肥不能超過5千克,相當追尿素10.87千克。如再需增加合成氮肥的施用量,則必須再增加農家肥的施用量。
生產上一般要求每生產100千克棗至少要施入150-200千克的腐熟有機肥,不足部分再通過追施化肥予以補充。如667平米產棗1000T克,需施用有機肥3000千克、尿素4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35千克,基本可以滿足棗生長結果的需要。確定棗的施肥量是涉及多種因素的復雜問題,難以做到準確無誤。
上述提供的施肥量只能作為參考,應根據不同的土壤、樹勢的強弱等因素綜合考慮、靈活掌握。目前全國農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使施肥更加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地方應積極采用。多數科研單位對豐產園棗樹葉片分析結果:氮應在3.1%-4.1%、磷0.44%-0.58%、鉀1.2%-2.4%,葉片氮含量在2.7%以下無結果能力。棗樹根際土壤全氮0.15%、速效磷50毫克/千克、速效鉀200毫克/千克。低于上述指標的土壤應根據每種肥料的利用率予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