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的發病條件、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2017-03-24

葡萄白腐病是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筆者通過觀察、調查和防治試驗,掌握了葡萄白腐病在該地區的發病規律、發病條件,現將葡萄白腐病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葡萄白腐病發病規律

葡萄白腐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絲體在病殘組織和土壤中越冬,在表土20cm以內為多,集中在1~5cm。該菌對不良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干燥的分生孢子器在15年后仍能釋放出具有侵染活力的分生孢子。病菌在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葡萄植株上,通過自然孔口或傷口侵染植株組織內,引起初次侵染,以后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引發再侵染。在寄主中,病菌潛伏期為5~8天。在葡萄生長期內,可發生多次重復侵染,特別是發生雹災后,極易造成病害大流行。

葡萄白腐病發病條件

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分生孢子萌發的溫度為13~40℃,最適溫度為28~30℃。孢子萌發要求的相對濕度在95%以上,當相對濕度達100%時,分生孢子萌發率在80%以上。雹災和暴風雨發生后,與高溫(24~27℃)相結合,能造成白腐病的大流行,所以葡萄白腐病在歐美國家又稱“雹災病害”。

葡萄白腐病防治技術

依據葡萄白腐病的發病規律和發病條件,特別是該病菌來源于土壤、傷口侵入的特點,采用綜合防治的方法,效果尤為明顯。在生長季節期間,發現病葉、病果、病枝蔓要及時剪除,及時處理。當冬剪后,要做到徹底清園,將帶病組織全部干凈地帶出園外,集中處理,不讓它們遺留在果園內,以減少病菌基數,這是防治白腐病的基礎。

白腐病的發生,主要是病菌通過傷口侵入而引起的,因此減少樹體枝蔓、葉片、果實的傷口產生是防治白腐病的一項主要措施。特別是在適合白腐病發生的氣候條件具備時,果園的各種管理操作都要謹慎,不要造成傷口,如追肥、鋤草、夏剪等工作。當處理付梢后,對于發病重的地塊,要進行一次樹體噴藥保護,效果會更好。

與《葡萄白腐病的發病條件、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