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球葡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紅地球是繼巨峰之后又一個大面積發展的葡萄品種,全國紅地球葡萄的栽培面積已達25萬畝,遍布17個省巿,并有繼續發展的趨勢。江蘇也有少部分農戶開始引進種植。由于地區差異和栽培技術尚處于摸索階段,因而國內生產的紅地球葡萄在顏色、粒重、糖度、風味上遠不如進口的紅地球葡萄,質量相差較大。因此,突破紅地球葡萄的栽培技術,提高國產紅地球葡萄質量,是確保該品種成功推廣和增強巿場競爭力的關鍵。根據專家和生產者對該品種栽培技術的研究和實踐,栽種紅地球葡萄在栽培技術上應把握以下幾點:
一、園地土壤條件、種苗選擇和架式:種植紅地球葡萄的園地,
宜選擇肥沃深厚的砂壤土或疏松的壤土,ph值在6.5~7.5之間,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的葡萄種苗應選用根系發達,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壯苗,這是確保種植成功的基礎。苗木定植時,株距以1米~1.5米、行距4米~5米為宜。架式,采用棚架式栽培。棚架栽培,有利于緩和樹勢、利于結果、減輕病蟲害,也容易套袋和防止日灼病發生。
二、肥水管理。進入結果期,要大水大肥。結果期,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畝施腐熟的有機糞肥肥5000千克以上,硫酸鈣或過磷酸鈣500千克以上。追肥,年施追肥3次~4次,一般在萌芽前、座果后、果實膨大期、葡萄采收后施用。肥料種類,萌芽前以尿素或二氨為主、座果后以氮肥為主、果實膨大期以鉀肥為主、采收后以三元素復合肥為主。每次追肥用量,一般掌握在20千克/畝左右。每次追肥結合澆水進行。另外,可根據樹勢及生長情況,視情進行根外追肥,一般從8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5天結合噴施0.3%~0.5%尿素、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以促進果實和枝條成熟。葡萄成熟前切忌噴施乙烯等催熟生產調節劑,否則果實品質不佳。采收前20天要控制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