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眼營養豐富,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
2、龍眼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萄萄糖,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經常吃些桂圓很有補益。安神,治失眠、健忘、驚悸。古人很推崇桂圓的營養價值,有許多本草書都介紹了本品的滋養和保健作用。
3、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適用于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癥患者。龍眼肉甘溫滋補,入心脾兩經,功善補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實為補心健脾之佳品。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者,常有氣血不足之證,而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癥。
4、龍眼對人體有滋陰補腎、補中益氣、潤肺、開胃益脾,可作為治療病后虛弱、貧血萎黃、神經衰弱、產后血虧等功效。
5、龍眼即桂圓(桂元、元肉)。
6、龍眼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龍眼肉能夠抑制脂質過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龍眼肉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機體素質等作用。
三、營養價值
龍眼的果實是果中珍品,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脂肪和果糖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份。即可供鮮果,且可供焙干制罐或加工龍眼膏,是醫藥上的珍貴補品。
龍眼指的是鮮果,果肉色澤晶瑩,鮮嫩爽口,味甜如蜜,果實干后則變成暗褐色,質柔韌。龍眼帶殼帶核曬干后叫龍眼干,如果是去殼去核,只留果肉,曬干后就叫桂圓。由于以前水果不能儲藏,不利于運輸,龍眼總是曬干才運往北方,因為龍眼是廣西產的比較多,又圓圓的,所以北方人把龍眼叫做桂圓,他們并不知道桂圓原來的形態是龍眼。桂圓肉有補心脾、益氣血作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中藥,但鮮桂圓肉即龍眼多食卻易生濕熱及引起口干。入藥治病多用干桂圓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