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要點
為了提高新桑樹的成活率和促進其生長,栽桑當年主要的管理工作有:
(1)定干。在樹形養成要求高度處剪去苗干(農桑品種在離地30一40公分左右處剪去苗干)。
(2)疏芽。當新梢芽長到10一15公分時,按樹形養成要求,選留位置適中的健壯芽2一3個,其余全部疏去。
(3)追肥。疏芽后,為促進幼樹加速生長,應追施稀釋人糞尿,每次施1500一2000千克,根據幼樹生長情況,以后再施1一2次或追施少量尿素也可。
(4)除草。根據桑園情況,結合施肥。要中耕除草,防止雜草蔓生,影響幼苗生長。
(5)灌溉和排水。視氣候情況,干旱要灌水,多雨時要注意排水。
(6)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二、樹型的養成
樹型養成就是人們根據自然條件和桑樹生長特性,人為地造成一種符合生產要求的剪定形式。樹型養成后,便于桑葉收獲和桑園管理。維持和促進桑樹生產機能。有利于減少桑樹病蟲害的為害。桑樹的樹型按養成后的樹干高度一般可以分為地桑(無干),低干(70公分以下),中干(70一150公分),高干(150公分以上)等幾種。
良田桑用低干養成法。
1. 低干桑養成法
低干桑樹,養成時間較短,枝條生長力旺盛,花椹少。單位面積栽植株數較多,容易達到速成豐產,華東地區大部分桑園采用這-形式。桑苗定植后發芽前,離地15一20公分,剪去苗干,作為主干。發芽后留2一3個生長健壯、著生位置均勻的新芽使其生長,其余疏去。落葉前長成2一3根新枝條。第2年春發芽前離地35一50公分春伐,養成第1支干。發芽后每根支干選留2一3個新梢生長,其余疏去,每株養成4一6根枝條。第3年春蠶期采葉后,結合夏伐,離地50一70公分剪定第2支干,發芽后每支干上選留2一3芽生長,每株養成8一12根枝條,低干桑定型。以后每年在枝條基部夏伐 。
低干桑養成法:1.栽植當時。2.栽后剪干。3.當年生長狀。4.第一年冬季。5.第二年春伐。6.第二年生長狀。7.第二年冬季。8.第三年春季生長。9.第三年夏伐后。10.第三年秋季生長狀。11.第三年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