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的管理一般以溫度調節為中心,從某種意義上講,溫度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棚生產的成敗。大棚增溫在于白天充分利用陽光,夜間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使大棚內保存更多的熱量,為茶樹生長創造適宜環境。
一是晴天大棚溫度的調控。在沒有云層的晴天,通過薄膜進入棚內的光量多,升溫快,溫度高,即使在嚴冬季節,晴天中午前后棚內溫度可達30℃以上,內外溫差可達25℃以上,夜間,地面輻射強,如果保溫效果好,棚內外溫差也可在20℃以上。晴天日出后,從9時左右到13時前后為棚內溫度迅速上升階段,從13時至14時溫度緩慢下降,14時以后,溫度迅速下降,從24時至次日8時,溫度較平穩。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溫,避免棚內溫度降得過低。
立春后,隨著外界氣溫的回升,晴天棚內溫度會超過30℃,此時要隨時注意通風,避免傷害性高溫(≥35℃)的出現。棚內適宜茶樹生長的溫度為20℃-25℃,當棚內溫度高于30℃時,就需要進行人工通風以降低溫度,還能起到排除濕氣和補充二氧化碳的作用。此外,灑水或噴霧也是降低柵內溫度較常用的方法。
二是陰天或雪天大棚溫度的調控。陰天在散射光的作用下,棚內溫度變幅較小,白天最高溫度出現在12時至14時,雪天棚內溫度較低,就需加強大棚管理,做好保溫工作,并需停止灑水或噴霧,最重要的是做好大棚夜間的保溫工作。這除了要求設計合理的大棚結構和選用保溫性能良好的薄膜外,還要特別注意整個大棚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