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轉色是一個生理過程,其中有復雜的變化。在轉色過程中常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現象。
(1)菌絲不倒伏。菌筒表面的菌絲一直生長不倒伏,是由三種情況造成的:一是通風不好、缺氧;二是空氣相對濕度偏大;三是培養料配制不合理,營養豐富,菌絲徒長。遇到菌絲不倒伏時應加大通風量,中午氣溫高時揭開薄膜通風0.5~1小時,促使菌絲倒伏。待菌筒表面手摸不粘時,再覆蓋薄膜。通風后第二天薄膜上出現水氣。菌絲即可倒伏,如不倒伏,可用3%石灰水噴灑菌筒。過幾天即可轉色。
(2)菌筒表面瘤狀菌絲脫落。菌筒表面瘤狀菌絲脫落常發生在脫袋后的第二天,其原因是脫袋太早,菌絲未達生理成熟或環境變化劇烈,不能適應。解決的辦法是控制溫度在25℃以下,使菌絲恢復生長,適當噴水和通風。經4~6天培養,菌筒表面又會生出白色菌絲,逐漸轉色。
(3)菌簡脫承過多。當菌筒排場后,若重量比原來的明顯減輕,甩手觸菌筒有刺感,說明菌筒脫水干燥,造成不能轉色。脫水過多的原因是菇床保濕差,地面干燥或通風太多。解決的辦法是加大濕度。菇床用薄膜罩上,結合通風多噴水,地面溝內灌上水,空氣相對濕度保持85%~90%。
(4)轉色淡或不轉色。轉色的溫度以15℃-20℃為最適,如脫袋后處于12℃以下的低溫或處于28℃以上的高溫,均會造成轉色困難,要注意控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