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芝麻種植始終擺脫不了低產不穩的局面,其根本原因,除了自然災害之外,主要是栽培技術落后,投入少,管理粗放。芝麻栽培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1)澇:旱、澇災害,頻繁交替。多數年份,由于芝麻生長季節降雨集中,地勢低洼,排水不暢,芝麻受漬澇而生長不良,嚴重減產甚至大面積絕收。而有的年份,又因芝麻生育期持續干旱,影響播種全苗,造成生長停滯,落花落蒴,提前封頂終花而大幅度減產。
(2)晚:夏芝麻由于受前作小麥成熟收割期的限制,一般都要在6月5日以后才能播種。如果遇到麥收后嚴重干旱或陰雨連綿,播期甚至會延誤到6月中下旬。由于播種偏晚,縮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時間,造成光熱資源的大量浪費。同時,晚播帶來夏芝麻整個生育期的相應推遲,使各個生育期均處于不利氣候條件下。苗期植株徒長,花蕾期大量落花落蒴,后期又因低溫冷害,生長停滯并影響蒴果發育和灌漿結實,其結果是芝麻植株長得低,腿卻高,蒴稀、蒴小,黃梢長,子粒秕,產量大大降低。
(3)?。和寥礼け?,施肥水平低,土壤本身缺磷少氮。由于經濟落后,資金不足,加之芝麻不穩產,收益低,農民對芝麻施肥缺乏認識,不愿增加生產投入,使施肥水平很低甚至根本不施肥。即使有時施一點肥,也因氮磷配比不合理,施肥方法不科學而不能充分發揮肥料作用,甚至造成不良效果。
(4)?。簩Σ『θ狈τ行Х乐?。由于芝麻種植面積大,輪作倒茬不合理,土壤中病原菌長年積累,莖點枯病、枯萎病發生嚴重;后期葉病對芝麻高產也是嚴重威脅。雨澇災害更促使病害傳播流行。
(5)雜:品種混雜退化相當嚴重。近年來,河南省芝麻新品種選育取得了顯著成績,相繼育成了豫芝1號至10號等一大批耐澇、抗病、高產的芝麻優良新品種、但是,由于良種繁育體系不健全,新品種推廣利用緩慢,芝麻生產上品種混雜退化仍相當嚴重。由于種子混雜退化,種性低劣,不能充分發揮良種增產效益,也降低了芝麻的商品品質。
(6)粗:播種粗糙,管理粗放。許多地方,還保留著撒播的老種植習慣。種植密度,或偏稀,或過密,群體生長力得不到充分發揮。管理失時,草荒嚴重,打芝麻葉等,都是造成芝麻減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