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莢不飽滿的原因及防治

2014-10-25

大豆莢不飽滿會嚴重影響到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后期營養不足

大豆開花后養分消耗多,有的農民間套作大豆時不施肥,也不追肥,大豆盛花后營養不足,葉片過早退黃,株矮、莖細、葉小,使晚莢或同節花簇的弱莢不實。常發生在坡瘦地、多花多莢品種中。

2、營養失調

在肥地,或施肥中氮肥過量,間套作蔭蔽條件下碳素同化弱,碳氮比失調引起。表現為植株較高、節間較長,枝葉繁茂貪青,花莢稀少,形成空莢、半癟莢,且成熟期推遲。在多雨日照不足的年份尤為嚴重。

3、長期干旱、水分嚴重不足

在大豆開花后,遇到較長時間的干旱伏旱  ,使大豆葉片蔫萎、枯黃,幼莢停止生長,甚至全株死亡。在耕層淺、缺乏水源澆灌的地塊,大豆莢不實更為嚴重。

4、晚秋冷害

由于晚播或播種晚熟品種,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尚在開花的地塊,因秋風秋雨,氣溫下降,大豆葉片光合作用減弱,幼莢發育緩慢或停止。高寒地段常有發生。

5、病蟲危害

夏秋季大豆發生病毒病使葉片皺縮、幼莢也畸形不實,大豆食心蟲危害造成蟲眼空癟莢。

6、光溫不協調

在低海拔地區,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正處在長日照高溫條件下,長日照延緩大豆籽粒發育,而高溫則促進豆莢迅速發育老化,結果使大豆多花多莢而不實。

防止大豆莢不實的措施:

1、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選播適宜的大豆品種,避害趨利,爭取大豆高產。

2、根據不同種植制度和不同地區大豆生育所處時段的光溫變化,選用相適應的光溫生態型品種,如春大豆需光鈍溫敏型,夏大豆需光敏溫鈍型,秋大豆需光溫均敏型。

3、低熱地區應積極發展早熟春大豆或晚播中熟夏大豆以及在河谷低熱地區發展秋大豆,以避開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長日高溫,利用6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相對短日低溫,使大豆順利進入鼓粒期,防止莢而不實。

與《大豆莢不飽滿的原因及防治》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