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種植對土壤中磷、鉀的平衡作用

2021-05-18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各種農作物的產量不斷提升,同時也對當地的土壤環境產生一定影響。本文通過對種植大豆過程中土壤磷、鉀含量的分析,提出保障土壤磷、鉀平衡的方法,這樣才能在保證大豆正常生長的同時不對當地土壤造成破壞,保持土壤肥力。

氮、磷、鉀是農作物生長的必需元素,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這些元素,這樣會使土壤的養分流失,土壤的肥力下降。隨著作物產量普遍提高以及不合理施肥,土壤中的氮、磷、鉀失衡現象日益嚴重。會對農作物產量造成影響。本文通過研究種植大豆對土壤磷、鉀平衡的影響來討論秸稈還田對土壤磷、鉀平衡的作用。

一、試驗方法

試驗人員選擇三個不同大豆品種,在同一土壤中采用相同種植方法進行栽種。土壤中的磷含量為磷1.3g·kg-1,鉀含量為1.6g·kg-1,種植區域選擇直徑40cm,深度35cm的種植框。每個種植框內播4穴,每穴3粒種子,保證植株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0cm,施肥量應當與當地大豆種植的平均施肥量為標準。植株中磷元素和鉀元素的含量都采用h2so4-h2o2消煮方法進行測量,不同的是磷元素含量利用鉬銻抗比色法進行測定,鉀元素含量利用火焰光度法進行測定。

二、試驗結果與試驗分析

試驗人員在對大豆從出苗到成熟的整個過程所要的磷、鉀元素進行詳細記錄分析,同時對土壤中的磷、鉀元素含量進行認真對比,得出如下實驗結果:在成熟期,大豆植株吸收的磷、鉀元素主要分配到大豆的籽粒中,籽粒的磷、鉀含量分別占成熟期整個植株的63.4%和69.7%,而植株葉子和根中的磷、鉀含量較少,因此返還至土壤中的磷、鉀元素就少,這時主要以大豆植株對磷、鉀元素的吸收為主,以磷、鉀元素的返還為輔。

如果配合使用秸稈還田技術,大豆植株中的磷、鉀元素的含量將會分別達到總營養成分的72.5%和88.1%,可見秸稈還田技術會有效提升土壤中的磷、鉀含量,使土壤中的磷、鉀含量趨于平衡,不會因為種植農作物而造成土壤營養成分的流逝,進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

與《大豆種植對土壤中磷、鉀的平衡作用》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