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繁殖(或稱“種球生產”)通??煞譃榛ê箴B球、小鱗莖繁殖、鱗片扦插、珠芽繁殖、播種和組織培養等?,F介紹幾種主要的繁殖方法。
(1)花后養球。也叫大球繁殖法。當百合開始開花時,地下的新鱗莖已經形成,但尚未長成成熟的“大球”。因此,在采收切花時,在保證花枝長度的前提下,盡量多留葉片,以利于新球的培養?;ê?-8周,新的鱗莖便成熟并可收獲。以后的促成栽培是否成功,完全取決于新鱗莖的成熟程度。
(2)小鱗莖繁殖。在百合莖稈地面以下的幾節,會形成若干小鱗莖,這些小鱗莖具有健全的根系,可以單獨栽種,培養成商品用切花種球。開始,可將小鱗莖種在塑料箱內,以泥炭、蛭石和細沙按2:2:1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質進行培養。一年以后,再將已長大的小鱗莖種植在栽培床或畦中。小鱗莖的培養需要較多的肥料,施肥的原則是少而勤,同時養分要全。在栽培基質中拌入長效有機肥料,是較理想的施肥方法。在鱗莖第二年的培養中(俗稱種球栽培),有些會出現花蕾,應及時摘除這些花蕾,以利于地下鱗莖的培養。小鱗莖經2年培養后,即可用作開花種球。在收獲以后,應按規格分級,去除感病球并裝箱。
(3)鱗莖扦插。采用健壯的鱗片扦插,是繁殖百合種球的方法之一。扦插基質可選用泥炭:細沙-4:1,也可使用純泥炭。將鱗片的1/3(或3厘米)插入事先準備好的基質中,插后保持基質濕潤,忌水濕和高溫,防止鱗片腐爛。溫度維持在22-25℃,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90%左右,對日照無特殊要求,但長日照更利于小鱗莖的形成、生長與發育。2周后,鱗片基部就有可見的小鱗狀物突起;3周后,小鱗莖基部逐漸長出1條或數條肉質根;1個月后,可抽生出細小葉片,即可成為一個可獨自生活的小鱗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