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玉米主要分布在旱地低產土壤上,其中不少還分布在丘陵坡地和山地上。造成低產的原因主要有:
(1)土壤瘦瘠、耕層淺薄、干旱和病蟲危害等,這是造成低產的主要原因。
(2)種植密度低,生產投入少,如有機肥、化肥、農藥等投入較少。
(3)自然災害嚴重,如低溫陰雨連綿、高溫干旱及臺風暴雨頻繁等。
(4)缺乏適合廣東各種生產條件的優良品種和規范化栽培關鍵技術。
在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培肥地力的同時,從目前農村種植業水平上看,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提高品種純度。除注意選育適合當地抗逆高產品種外,目前品種純度是阻礙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應特別注意制種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嚴格防止以次充好。還要提高制種親本純度,以提高種子質量。
(2)選用中早熟品種。由于中低產地區地力差,投入少,晚熟高產品種往往造成后期脫肥,反而產量不高。相對來看,中早熟品種較適應中低肥力的土壤,在此基礎上,保證足夠密度和投入是完全可以高產的。
(3)選用抗逆性強品種。針對當地主要問題,選用抗不良條件的合適品種。
(4)合理密植。根據當地地力、品種,確定合適密度,干旱地區切實做好保苗措施。
(5)增加肥料投入。根據預計產量和地力水平、品種特性,合理施肥,適時灌水,加強病蟲鼠草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