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貯的原理
調制常規青貯飼料的基本原理就在于控制飼料中各種微生物的活動。通過充分壓實排出飼料中的大部分氧氣,再利用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活動將殘余氧氣耗盡,使其達到缺氧狀態,這時乳酸菌繁殖加快,并將飼料中的糖分分解成以乳酸為主的有機酸。
當有機酸積累到一定量、ph值降至3.8~4.2時,包括乳酸菌在內的各種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生命活動停止,從而使飼料得以長期保存。
玉米青貯設備
青貯設備的容積以家畜飼養規模來確定,一般每頭牛每年需青貯飼料10 000千克。青貯設備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三種,常用設備有青貯窖、青貯塔、青貯壕、青貯塑料袋四種。
1. 青貯窖
有地上、地下、半地下等多種形式,形狀有長方形和圓形兩種,長方形窖的四角必須做成圓弧形,便于青貯料下沉,排出殘留氣體。窖的內壁用磚砌成,四周涂抹防酸水泥,且要有一定斜度,口大底小,以防止窖壁倒塌。
青貯窖優點是建窖成本低,技術要求不高、易成功。缺點是不便于機械化作業,青貯飼料損失率高,窖的使用壽命較短。
2. 青貯塔
分全塔式和半塔式兩種,塔呈圓筒狀,上部有頂,防止雨水淋入。一般塔高12~17米,直徑3.6~6米,原料由頂部裝入。青貯塔的出口較小,深度較大,飼料靠自重壓實程度大,空氣含量少,損失小,但建筑費用大,在我國僅在大型牧場采用。
3. 青貯壕
通常挖在山坡一邊,如有條件,其底部和四壁可用水泥抹光,底部向一端傾斜,以利于排水。一般深3.5~7.0米,寬4.5~6.0米,長10~30米,其長寬可根據肉牛飼養量確定。青貯壕的造價低,有利于機械化作業,但易積水,導致飼料霉爛。
4. 青貯塑料袋
用聚乙烯無毒塑料薄膜制成的塑料袋,一般厚度0.8~1毫米,寬100厘米、長100~170厘米,可貯玉米秸稈約200千克。塑料袋青貯具有省工、投資低、操作簡便、貯存地點靈活等優點,適用于小規模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