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黃瓜栽培,怎樣識別與防治黃瓜細菌性病害

2014-03-09

節能日光溫室中栽培黃瓜,經常發生的細菌性病害有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緣枯病等。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葉柄、卷須、果實和莖蔓。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葉染病,初呈水漬狀,近圓形的凹形病斑,后變黃褐色,真葉染病,初為鮮綠色水漬狀病斑,逐漸變淡褐色、灰褐色或黃褐色。病斑因受葉脈限制成多角形。濕度大時,葉背病斑上可溢出乳白色細小渾濁水珠狀菌膿,干后留白痕,病部質脆,有穿孔。其它部位染病,成水漬狀小點,沿莖溝縱向擴展,呈條狀,濕度大時,可溢出菌膿。嚴重時縱向開裂,呈水漬狀腐爛,變褐枯干,表面殘留白痕。瓜條染病初現水漬狀小點,后擴展連片,病部溢出污白色菌膿,嚴重時變軟腐爛。

細菌性緣枯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其他部位。葉片染病,多從葉緣周圍開始,初在氣孔附近產生水漬狀小斑點,后迅速擴大成淡褐色不規則大斑,周圍有暈圈,嚴重時病斑可迅速由葉緣向葉片中心擴展,濕度大時,并不溢出菌膿,干燥時病斑迅速失水,成淡褐色膜狀。

細菌性角斑病是由假單胞菌屬細菌侵染所致。病菌借風雨傳播,溫室棚膜滴水可加重此病危害。其發病適溫為24-28℃,低于10℃,高于30℃,發病受限,發病適宜濕度為70%以上。溫室內濕度高于85%以上,結露時發病重,病斑大,擴展快。

細菌性緣枯病是由邊緣假單細菌侵染所致,該病菌在濕度高、葉片大量結露時,發病重,特別是室內濕度達飽和狀態維持的時間長,則發病嚴重。

防治與用藥:細菌性病害在防治上要認真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著重加強土肥水管理,維持植株健壯,提高其抗病性能,注意通氣排濕,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兼以高溫抑制病菌侵染。

與《溫室黃瓜栽培,怎樣識別與防治黃瓜細菌性病害》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