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細菌性病害都有哪些

2015-06-13

黃瓜細菌性病害發生不如角斑病普遍和常見。主要是細菌性葉枯病和細菌性緣枯病。其中細菌性葉枯病近年有所發生。此病癥狀比較容易辨認。主要為害葉片,葉正面出現退綠的黃綠色圓斑,葉背面初呈水浸狀退綠斑。病斑處變薄、白色、灰白色、黃色和黃褐色。有時病葉背面可見于菌膿。幼莖染病,病莖開裂。果實上形成圓形灰色斑點,其中有黃色干菌膿。

細菌性葉枯病為高溫高濕型病害。一般種子帶菌,病殘體也帶菌。當葉緣吐水或葉片結露時,病菌由水孔侵入,傷口也可侵入。病菌通過維管束傳播。

細菌性緣枯病,發病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向上蔓延。多數病斑由葉緣向內發展,形成“V”字形的大病斑,灰白色或淡褐色。并逐漸連成沿葉緣的枯斑,還有的病斑出現在其余部位,也不規則。病斑很少龜裂或穿孔,但質脆干枯,莖、葉柄和卷須上的病斑為褐色水漬狀。瓜條從柄處開始呈現褐色水漬狀、凋萎、失水后僵硬,當空氣濕度大時病部溢出菌膿。

細菌性緣枯病菌可由種子傳播,土壤中的病殘體為初侵染源。溫室的晝夜溫差較大,容易引起葉面結露,葉緣吐水,也有利于這種病害的發生,病菌經菌膿傳播或人的操作進行傳播。

防治細菌性葉枯病和細菌性緣枯病,應首先做好種子消毒,將種子上可能帶的病菌殺滅,播種前用55℃的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晾干后催芽或播種,或用8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20分鐘;或1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干凈后催芽、播種。

其次是控制溫室內的濕度,采用膜下灌或滴灌的給水方式,降低相對濕度。而發病后對部分下部非功能病葉可摘除,并深埋處理。拔園后徹底處理殘體。發病初期及時噴藥,用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龍克菌水懸浮劑(成分為噻菌銅)。噴霧為600倍液。5-7天1次,連續用3-4次。

與《黃瓜細菌性病害都有哪些》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