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六小蟲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2015-01-01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蔬菜面積的不斷增加,露地、大棚、反季節蔬菜等栽培方式的多樣化,造成蚜蟲、粉虱、害螨、薊馬等周年發生,包括煙粉虱、美洲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西花薊馬等外來入侵種,為害十分猖獗,且難于根除,有著“頑蟲”之稱。這些小蟲分布廣、數量大,除吸食植物汁液、掠奪養分,影響蔬菜正常生長,葉片黃化、干枯,果實畸形外,還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傳播病毒病,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

一、發生原因

小蟲猖獗發生有多方面的影響,來自害蟲自身的、小環境改變和人為的因素。

1、小氣候的變化。溫室、大棚內,夏季高溫,適合刺吸式害蟲取食補充養分和水分。冬季溫暖保證害蟲越冬,積累蟲口。

2、害蟲個體小,容易隱蔽。一個葉片可供幾十頭甚至上百頭小蟲取食,不必轉移便可滿足口糧。如冬瓜上-片葉就夠數百頭,甚至上千頭煙粉虱取食。容易隱蔽,如斑潛蠅潛入葉肉組織,噴藥、煙熏都不能奏效。

3、繁殖能力強。一年發生多代,多的有十幾代,卵、幼蟲、成蟲老少同堂。有的還孤雌胎生,如蚜蟲,1頭有翅的一旦著陸,幾十個“傘兵”就出現了,十幾天后,葉片上就爬滿了成百上千頭蚜蟲。

4、環境適應能力強。這些小蟲喜飛善跳,行動敏捷,多數有避水的護體臘層、革質或結網,如煙粉虱、螨類,增加了防治難度。

5、擴散途徑多樣。這些害蟲或有翅善飛,或隨風擴散,或隨種苗調運向外擴散。國外的、南方的美洲斑潛蠅、煙粉虱、西花薊馬,現在國內、北方已不稀奇了。

6、耕作栽培制度的變化。蔬菜四季栽培、間套輪作,提供了足夠的食物、越冬場所,全年的吃、住、行不用發愁了。

二、防治措施

針對當前蔬菜六小蟲的猖獗發生,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并多項防治措施配套,把住育苗關、生產關,實現蔬菜的無公害化生產。

與《蔬菜六小蟲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