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氣濕度高,注意病害發生。棚室的氣密性好,提高了溫度,同時也增大了棚室內的濕度,特別在低溫期,極易使作物表面結露或吐水,為真菌、細菌性病害的發生、發展創造了條件。如低溫高濕時容易發生灰霉病、細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等,高溫高濕時易發生葉霉病等,這些已成為棚室蔬菜的主要病害。在保溫的基礎上,通風排濕,減少棚室內結露時間和結露量,是病害綜合防治措施中的首要一條。
(2)土地輪作困難,注意土傳病害的防治。由于棚室面積有限及栽培品種單調,給蔬菜倒茬輪作帶來困難,有相當一部分棚室多年連作一二種蔬菜,不僅造成土壤營養不良,而且使土壤中病菌量增多,土傳病害猖獗,如黃瓜枯萎病、茄子黃萎病及根結線蟲等,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要重視輪作倒茬、重視清潔和消毒土壤,以減少病害的發生和發展。
(3)土壤鹽漬化嚴重,注意合理施肥。棚室中的土壤養分不會隨雨水流失,加之化學肥料用量較大,致使土壤中鹽離子濃度升高,鹽漬化嚴重,根的滲透壓增大,影響了根對水分、養分的吸收而造成鹽害。為了防止鹽漬化,應盡量多施有機肥料,測土配方使用化肥,少施氯化物和硫化物類化肥,并應采取條施或穴施,避免表面撒施。施用氮素化肥時應采用穴施或開溝施,然后覆土澆水,并加強通風,預防氨氣中毒。施入的有機肥要完全腐熟。如發現出現鹽害,可用大水或雨水沖洗土壤中積存過多的鹽分。
(4)光照強度低,注意改善光照條件。棚室的結構設計、骨架及覆蓋的塑料薄膜等,是影響光照強度的主要因素。要經常清掃或清洗棚膜、覆蓋草苫的溫室,更要清掃膜面的草屑和灰塵。大棚膜一般可用柔軟的粗麻繩,兩人分別站在東西兩邊拉動麻繩,來回擦抹薄膜表面,并用自來水噴灑,沖洗灰塵。棚室內應盡量減少支柱,棚室采光角要適當,以增加采光量。在栽培上盡量選擇耐弱光品種,種植密度要適宜,并利用搭架或吊蔓栽培,隨時摘除底部的黃、老、病等無效葉片,及時綁蔓、打權,充分利用棚內的有限光照。
(5)投資多,成本高,注意精耕細作提高效益。棚室栽培蔬菜投資多、成本高,要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和技術,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加強栽培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壓縮一切開支,奪取蔬菜高產、優質,以期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