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反季節栽培是在不適宜蔬菜生長發育的寒冷或炎熱的季節,播種改良品種或利用專門的保溫防寒或降溫防熱設備,人為地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發育的小氣候條件進行生產,使其提前或延后上市供應市場,從而達到周年生產,均衡供應的目的。其栽培季節主要是在冬、春、秋以及夏、秋淡季供應大量的新鮮蔬菜或調劑蔬菜種類、品種。
目前,反季節蔬菜有三種類型,簡單介紹如下:
1.利用山區立體氣候資源,進行夏秋季反季節蔬菜生產
比如,我國的東北部山區和其他高寒山區,夏秋季節利用高山區自然涼爽氣候資源和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發展反季節蔬菜生產。
2.利用冬春溫暖小氣候進行冬季反季節蔬菜生產
粵西的湛江、茂名等地區,冬春氣候溫暖,幾乎無霜凍出現,是冬季自然“大溫室”,有充足的光熱資源,是發展反季節蔬菜的良好地方。
3.利用保護性、半保護性設施進行反季節栽培
蔬菜保護性設施栽培是一種利用玻璃、塑料薄膜或遮陽網等材料覆蓋的溫室或大棚來調節蔬菜生產的小環境條件,以在一定范圍內抵御不利的自然條件而使蔬菜生產能夠順利進行并取得一定產量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受高度和緯度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
蔬菜保護地的生產設施包括:風障、蔭障、蔭棚、薄膜覆蓋、陽畦、溫床、塑料薄膜大棚及中、小棚,溫室、軟化室(窖)或其他遮光設施等。
生產的方式為早熟栽培、延后栽培、越冬及冬季促成栽培、地膜及簡易覆蓋栽培、軟化栽培、假植栽培以及炎夏采用降溫、防雨措施的炎夏栽培,其他如無土栽培(水培、沙培、霧培、巖棉栽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