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蟲害的農業防治,就是在掌握蔬菜耕作栽培管理措施和病蟲害發生為害關系的基礎上,利用農業科學技術手段,有目的地改變某些生態環境因子,創作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抑制病蟲生長繁殖,直接或間接消滅病蟲害,提高蔬菜抗病蟲的能力,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其特點是:無需為防治有害生物而增加額外成本;無殺傷自然天敵、造成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以及污染環境等不良副作用;可隨作物生產的不斷進行而經常保持對有害生物的抑制,其效果是累積的;一般具有預防作用。
對寄主范圍狹窄、食性單一的有害生物,輪作可惡化其營養條件和生存環境,或切斷其生命活動過程的某一環節。
此外,輪作還能促進有頡頏作用的微生物活動,抑制病原物的生長、繁殖。
合理選擇不同作物實行間作或套作,輔以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也是防治害蟲的途徑。
合理的作物布局,如有計劃地集中種植某些品種,使其易于受害的生育階段與病蟲發生侵染的盛期相配合,可誘集殲滅有害生物,減輕大面積為害。
在一定范圍內采用一熟或多熟種植,調整春、夏播面積的比例,均可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消長。
耕翻整地會改變土壤環境,可使生活在土壤中和以土壤、作物根茬為越冬場所的有害生物經日曬、干燥、冷凍、深埋或被天敵捕食等而被治除。
可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階段避開病蟲發生侵染盛期。如中國華北地區適當推遲大白菜的播種期,可減輕孤丁病的發生。
包括水分調節、合理施肥以及清潔田園等措施。灌溉可使害蟲處于缺氧狀況下窒息死亡;采用高壟栽培大白菜,可減少白菜軟腐病的發生。
收獲時的時期、方法、工具以及收獲后的處理,也與病蟲防治密切有關。如大豆食心蟲、豆莢螟,均以幼蟲脫莢入土越冬,若收獲不及時,或收獲后堆放田間,就有利于幼蟲越冬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