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的繁殖是人工養殖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決定養殖效益的關鍵,因此養殖戶要做好甲魚交配、繁殖和孵化工作。下面介紹一下鱉的人工繁殖方法與技術要點。
1、種鱉的選擇
應選擇體質健康,體型肥大,產卵次數多,卵個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高。幼鱉生長發育快。
鱉齡在10年以上,體重在2-4公斤的大鱉作種用,最低也要在5年以上,鱉的性成熟年齡在4年以上。
2、鱉的發情交配
雄鱉可多次排精,雌雄鱉之比可按2:1或4:1。當水溫在20℃以上時,雌雄開始發情交配,雄鱉騎在雌鱉背上交尾,約需15分鐘。
精子可在雌鱉輸卵管中長期存活,越冬前交尾,年后生殖季節仍能產出受精卵子。
3、鱉的產卵過程
交尾后15天開始產卵,喜于在晚10點至凌晨4點產卵,隨著身體有節奏的伸縮,每緊縮一次,產出一枚卵,產完一次卵約10分鐘。
如溫度適宜,飼養管理良好,經2-3周,可再次交尾產卵。
4、鱉的人工孵化要點
卵在沙土溫度23℃時需80天孵出;26℃時需55天,30-32℃只需40-50天,但孵化率很低。人工孵化方法很多,可先收起窩中的卵,放入孵化器內孵化。
孵化器內鋪上5厘米厚的細沙,攤平,將鱉卵按相距一厘米鈍端向上擺好,上覆蓋5-8厘米厚的沙子。常灑水以保持沙了.濕潤,溫度25-30℃。
發現腐敗卵要及時取出。當稚鱉開始脫殼時,要除去卵上細沙。
為縮短孵化時間,可將快出殼的卵放在25-30℃的溫水中浸泡幾分鐘,大部分稚鱉都會破殼而出。沒有破殼的卵經10-1.5分鐘后取出,再孵幾天,重新用溫水浸泡:采用此種孵化方法,其孵化率可達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