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區除選擇優質的苗種外,魚苗下塘技術尤為重要。經筆者多年的實踐,現總結如下,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北方地區魚苗下塘要注意些什么,供大家參考。
1、魚苗下塘的準備
在購苗之前,首先要對所購苗種體表進行感觀鑒別,再對魚體各部,尤其是鰓部進行鏡檢,發現魚病堅決不能要。
魚苗運進后,由于魚苗體質比較弱,一般不進行消毒,但鏡檢后,一旦發現魚病,必須對魚苗消毒,在魚苗下塘前用2%~4%的鹽水藥浴消毒3~5分鐘。
2、準確掌握下塘時間
自行產孵或空運魚苗在下塘時都要準確掌握當地的,天氣變化,以防天氣的突變,特別是“倒春寒”的影響使氣溫劇烈變化而使水溫大幅度波動,造成魚苗凍害。
一般下塘時間應在5月中旬至6月初的晴天中午或下午,此時水溫高、溶氧充足,有利于魚苗下塘后迅速恢復正常的活動,應避免陰雨大風天氣或夜間入池。
為此,空運魚苗和自行產孵應提早進行計劃,做到下塘時間合理。
3、注意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
采取早下塘,稀放養,同一池塘放養的魚苗,規格一致,并一次放足,以免發生大魚壓制或吃食小魚及出現規格不齊的現象。
以草魚為主,魚苗下塘時的密度為10~14尾/平方米,水源方便、餌料和飼料供應充足、魚池條件好的池塘可大些,同時適當搭配少量的鯉、鰱魚種,解決好不同種類魚種在餌料、水質和空間利用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