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一是要定時,每天定時投喂,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二是定量,每次投飼量以投喂后3-4小時食完為好,每天的投飼量約為池內魚總重量的5%左右,在此基礎上視天氣及魚的攝食情況適當增減。
七、適時換水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換水,一般為10-15天換掉三分之一的池水為宜。要保持水質良好,需經常觀察池水水質的變化,一般水質以黃綠色為宜。
若發現魚苗竄出水面,說明池水過肥,水中缺氧,應及時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別是在悶熱或雷雨天氣,更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時增氧。有條件的還可安裝增氧機增氧,以防死魚。
在水面上可種植一些水浮蓮,起到遮陰、防逃及調節水質的作用。
八、防治魚病
塘角魚養殖過程中,危害最大的是病毒性爛發病。此病多在魚苗放養一個月后,體重50g左右時出現。病魚體表出現水泡,魚鰭基部充血,出現腐爛,嚴重者全身潰瘍,此時會出現大量死魚直到全軍覆滅。因此,要定期用生石灰兌水全池潑酒,每平方米用 15g石灰,連用15天為一次。
如果出現此病時,大部分都沒辦法將病情控制,此病只有在日常管理上定期用藥,做好預防為主。
飼養期間,常見病還有氣泡病、腸炎病、小瓜蟲病、水霉病、黑體病、車輪蟲病、三代蟲病等。為防治魚病,可經常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藥物對食物進行消毒。
九、成魚的收獲
接上述規格和密度放養魚種,在適溫和池子環境良好的條件下,如飼料充足,經3-4個月飼養,每尾可長至100-150克,已達到商品規格,即可收獲。
收獲時,一般是把池水放干捕捉。在干水前,用盛有飼料的魚籠或破陶罐放于池內,讓塘角魚鉆入而捕捉,用此法先捕捉一部分,然后再放干池水捉完。
捉完魚后,重新注水入池,消毒完畢,培肥水質后再放第二批。一年可放養、收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