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放養尤為重要,養好了魚苗也就象征著一年的工作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成功就接近了一半,下面就和大家聊聊魚苗的放養方法,以及放養魚苗的適宜密度是多大等問題。
一、魚苗的放養方法
魚苗的生活習性差別不大,吃的食物和活動的水層基本相同,一般不進行混養,大多數是單養。魚苗身體嫩弱,游泳能力很差,在下塘時要細心操作。
將盛魚苗的容器放在池塘水面以下輕輕倒入池中,如果遇有風浪時,應在上風頭一邊離岸1米~2米處的水中放魚,以免魚苗被風浪沖到岸上。
二、魚苗的放養密度
在決定放養密度時,應考慮到池塘的條件,飼料、肥料的數量和質量,放養和分塘的日期早晚,飼養技術等因素。
土質和水質肥沃,注排水方便,飼料和肥料質高量足,放養日期早,分塘日期晚,飼養技術熟練的,放養密度可以稍大等;反之,就應當小些。
因為魚苗階段消耗的食料和溶氧不多,活動范圍不大,合理密養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節約肥料、飼料和人力。一般認為適宜的密度每畝在10萬尾~15萬尾。
三、魚苗放養時注意事項
人工繁殖的魚苗,孵出4天-5天,鰾充氣,能夠正常水平游動和攝食外界食物時,應立即下塘。同時,每個池塘應放同批魚苗。
下塘時,裝魚苗的容器的水溫與池塘水溫的差值,不得超過20℃。溫差過大,須調節容器中的水溫,使其接近于池水溫度再下塘。
魚苗下塘應準確計數,魚苗的計數用杯量法比較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