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鴨不同產蛋期的飼喂管理方法與技術要點

2022-02-20

種鴨產蛋期的飼養管理,主要是以提高種鴨的產蛋量、受精率、蛋重、節省飼料、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為目的。下面我們談談種鴨不同產蛋期的飼喂管理方法與技術要點。

種鴨不同產蛋期的飼喂管理

1、產蛋初期

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循序漸進的步增加原則。一般母鴨群在21-22周齡開始產蛋,產蛋后應根據公母鴨的體重情況按每只鴨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鴨群盡早達到5%的產蛋率。

而在生產實踐中,一些養殖戶為片面追求提前開產(有的種鴨在135天左右就開始產蛋)、初產蛋的蛋重和產蛋高峰的提前等,在產蛋初期迅速增加飼料喂量,有時到25周齡已達到了最大喂料量,這樣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

首先,開產過早,加之初產蛋過大,容易造成母鴨的脫肛。其次,種鴨的體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鴨,雖然有性欲,也進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質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較低。

2、產蛋前期

在產蛋前期的產蛋上升期,喂料量應迅速增加,以誘導鴨群盡早達到產蛋高峰期。在產蛋高峰到來之前的2-3周要使喂料量達到最大值,若推遲增加料量常會使產蛋損失2%-3%。此時菇四查母鴨的產蛋率是否達到高峰。

其方法是采取試探性加料法:每只鴨再增加5-1%料,連喂4天后觀察產蛋率的變化,若產蛋率提高,則按增加的飼料量喂下去,如產蛋率沒有變化,馬上恢復到原來的喂料量,此法可多次使用。

3、產蛋高峰期

在生產實踐中,為使產蛋高峰期如期到來,產蛋前期的最大喂量一般要比本品種鴨產蛋高峰期所需喂量高出10%-15%。

在整個產蛋高峰期一般不要減少飼料喂量,始終保持最高水平。但在產蛋高峰到達后必須將高出的10%-15%喂料量減去,否則將易造成種鴨過肥,尤其是公鴨會爬胯困難或不愿爬胯,母鴨也會因過肥導致產蛋率下降。

高峰期后的減料要結合產蛋周齡、產蛋率、蛋重等,在產蛋率不再上升后2周就要著手減料,一般是在31-32周齡開治,此時蛋重應也以上,減料的幅度可以大一些。

與《種鴨不同產蛋期的飼喂管理方法與技術要點》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