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發生的一種傳染病,主要發生于5日齡~10日齡雛鴨。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鴨病毒性肝炎癥狀及其防治措施,供參考。
1、鴨病毒性肝炎的癥狀
潛伏期1天~4天,突然發病,病程短促。病初精神委頓,不能隨群走動,不食,眼半閉呈昏睡狀態,有的腹瀉。
隨后病鴨出現神經癥狀,不安,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兩腳發生痙攣,數小時后死亡。死前頭向后彎,呈角弓反張姿態。
2、鴨病毒性肝炎的病變特征
肝臟腫大柔軟,外觀呈淡紅色或花斑狀,表面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臟有時腫大,外觀有花斑。多數鴨腎臟充血,腫脹。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在孵化季節,可在雛鴨中很快傳播,常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3、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法
本病尚無治療藥物。發病后可用高免血清或康復后鴨的血清進行早期治療(0.5ml/只,肌肉注射),可減少死亡和阻止疫病的擴散。
另外在收集種蛋前2周~4周,給產蛋雌鴨肌肉注射弱毒鴨肝炎疫苗,可通過卵黃將母源抗體傳遞給雛鴨,使其在l5天內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對無母源抗體的雛鴨也可直接注射弱毒鴨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