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飼草資源豐富,此時母羊性欲旺盛,發情率和受胎率比其他季節普遍提高;公羊性欲強,精子存活率高,品質好。搞好山羊的秋季管理和繁育擴群要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一、組建品種結構合理的羊群
羊群結構是保持較高生產效率、繁殖率和持續發展后勁的關鍵,養殖戶在生產中一定要重視。
較理想的羊群公、母比例是1∶36,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應為5∶3∶2,但在實際生產中養殖戶要根據所飼養品種和生產方向而略有調整。
飼養規模要根據農戶的投資能力、市場價格、草料來源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因素決定。
二、注重秋季驅蟲
秋季是寄生蟲病多發和流行的季節,危害山羊的體外寄生蟲有螨、虱等,可用松針粉或1%敵百蟲溶液涂擦患部,也可用蟲克星針劑(主要成分為阿維菌素)進行皮下注射。
寄生蟲污染高發區應在母羊產后3~4周進行驅蟲。羔羊斷奶后易受寄生蟲侵害,應進行保護性驅蟲。
藥浴是防治體外寄生蟲病,特別是防治羊螨病的有效措施,藥浴液可用0.025%~0.05%雙甲脒乳液、5~15毫克/升溴氰菊酯溶液等。
三、抓住機遇適時出欄育肥羊
出欄時機決定效益,確定出欄時機要掌握幾個規律:
一是生長規律。育肥羔羊的增重呈前高后低特點,要合理確定育肥期的長短,過短則育肥效果不明顯,過長則飼料報酬低,經濟上不合算。
二是成本規律。要根據育肥期間的草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的價格來確定出欄,成本高時達到育肥標準的應及早出欄,成本低時可酌情延遲出欄。
三是市場規律。春產的羔羊經過3~4個月育肥后,一般都在秋季出欄,而中國人有“飲食秋補首選羊肉”的習慣,且隨著中秋、圣誕、元旦、春節的來臨,羊肉需求和消費達到高峰,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將達到育肥體重的肉羊出欄,將會獲得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