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廣大農村中、小養豬戶盡快改變過去的飼養管理模式,加大養豬科技含量,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F就改善豬內、外生存環境,增加養豬經濟效益談幾點看法。
1、 標準化豬舍
豬舍是豬生活居住的場所,豬舍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豬的生長發育。豬舍總體要求通風良好、空氣清新、清潔干燥、無賊風侵襲、冬暖夏涼,光線不可過強,夏季要有遮蔭棚,四周沒有污染源。
豬舍應選建于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座北朝南、飼養管理較方便的地方,墻用磚石砌成,水泥匝縫,鋪水泥地面,地面坡度為0.1米,舍外設貯糞池。棚頂可用木板或板皮等鋪平,上面鋪廢舊塑料、編織袋等,再抹一層黃泥,上面蓋瓦。
條件好的可采用苯板加彩板作成。棚頂留0.3×0.3米方形帶風帽的排氣口,后墻留0.4×0.7米通風窗一處。每間豬舍跨度5米、寬4米,舉架高2.3米,棚脊到前后墻的垂直距離分別為1.7米和3.3米,前墻高1米、后墻高1.7米,門設于豬舍后部背風一側。北方寒冷季節要給豬舍加蓋塑料暖棚,保證舍內溫度達到8~20℃。
2、 注意消毒
豬生存環境的好壞不僅關系到豬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而且直接影響到豬的生長發育。每批豬入舍前一星期要對豬舍嚴格消毒。首先用3%的火堿溶液徹底沖洗豬舍及器具,隔天再用火焰噴射器嚴格噴燒,反復進行三次。
豬入舍前選擇晴朗天氣用3%~5%的甲酚皂液對豬體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洗凈擦干,以殺滅豬體表面的病原菌。
養殖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圈舍清潔衛生,要經常打掃圈舍、沖洗地面。冬季每星期消毒一次,其他季節每三天消毒一次。消毒藥要用不同種類的交替使用。
3 、防疫滅蟲
豬機體健康狀況對豬群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可以限制或提高豬的生長潛力。健康的豬群生長發育迅速,飼料利用率和飼料報酬較高,節省治療費用。相反,疾病能降低飼料轉化率,豬生長發育遲緩,平均增重低,死亡率高,降低出欄量,增加治療費用。因此定期的防疫注射和日常預防性投藥以及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安靜、穩定、清潔、舒適的環境以減少應激和杜絕疾病的發生,保證豬具有健康的體況是非常必要。
寄生蟲是豬健康的大敵,直接影響豬的健康和正常生長發育。寄生蟲可引起豬日增重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因此必須搞好驅蟲健胃工作,應視豬群健康情況定期投喂驅蟲、健胃藥或采取24小時饑餓清腸法達到殺滅蟲體、蟲卵和健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