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傳染性水皰性口炎的防治方法

2017-01-22

家兔傳染性水皰性口炎本病是由水皰性口炎病毒引起兔的一種以口腔粘膜水皰性炎癥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因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稱“流涎病”。本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皰液、水皰皮及局部的淋巴結內。

[診斷要點]

(1)流行特點。病兔是主要的傳染源,經消化道感染,發病率可達60%以上,死亡率可達50%左右。主要侵害1-3月齡的仔兔。尤其是斷乳后1-2周齡的幼兔。成年兔發生較少。飼養不當。飼喂霉爛和有刺的飼料,口腔損傷等均可誘發本病。春、秋兩季多發。

(2)癥狀:潛伏期3-4天,發病初期口腔粘膜呈現潮紅、充血,隨后,在唇j舌硬腭及口腔粘膜等處出現從粟粒到扁豆太小的水泡;里面充滿清澈的纖維素性液體。不久水癌破潰,常常繼發細菌感染,引起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壞死,形成爛斑和潰瘍;并伴有惡臭。同時大量流涎,使、頸、胸部被毛和前爪沾濕,局部皮膚由于經常浸濕和刺激,而發生炎癥和脫毛。外生殖器也可見潰瘍性病變。因不斷流涎,喪失了大量水分、粘液蛋白以及某些代射產物,仔兔出現一些全身癥狀。由于口腔病變,食欲減退、廢絕,消化不良,腹瀉,病兔體溫升高達40-41℃,沉郁,日漸消瘦,虛弱,病程一般2-10天,最后衰竭而死。

(3)病變。剖檢可見口腔粘膜、舌和唇粘膜有水皰、糜爛和潰瘍。咽、喉頭部分聚有泡沫樣口水,唾液腺紅腫。胃擴張,充滿粘稠流體。腸粘膜有卡他性炎癥變化。尸體十分消瘦。

[防治技術]

(1)預防。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引進病兔。應給予家兔柔軟易消化的飼草,以防止口腔發生外傷。發現病兔,立即隔離,更換優質柔軟易消化的飼草,兔籠、兔舍及用具等用2%燒堿液,20%熱草木灰水或0.5%過氧乙酸消毒。

(2)治療。病兔用磺胺二甲基嘧啶,0.1克/千克體重,內服,每日1次,連喂數日,并用蘇打水作為飲水,以控制細菌繼發感染和減輕口腔炎癥。同時進行對癥治療,口腔用0.1%高猛酸鉀,1%食鹽水,2%硼酸液(或明礬水)沖洗,涂碘甘油或撒上青黛散,用金銀花或野菊花煎水拌料喂。

與《家兔傳染性水皰性口炎的防治方法》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