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時隔離
兔場一旦發生傳染病后,應迅速將有病和可疑病兔隔離治療。飼料、飲水和用具應由專人單獨專用,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兔舍,在隔離區的進出口設消毒池,防止疫情的擴散和傳播。兔場發生疫病時,應及時組織專業人員現場會診,做出準確的疫情報告,提出防治疫病的緊急補救措施。
(二)消毒殺菌
當疫病已經發生或流行時,應對疫區和受威脅的兔群進行緊急處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對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兔籠、飼料、食槽、飲水器、各種用具、衣服、糞便等要用消毒劑或噴燈消毒,切斷傳播途徑,使疾病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目前常用的有過氧乙酸和百毒殺、煙熏消毒劑(牧田消毒靈)等消毒藥。
(三)緊急預防接種
發生傳染病的兔場經過消毒隔離后,還應對假定健康群進行緊急預防接種,有的傳染病可用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如兔巴氏桿菌病可用青霉素、鏈霉素、磺胺藥等進行防治。
(四)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抵抗力
家兔發生疾病以后,家兔的食欲和飲水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身體狀況惡化,抵抗力下降,此時最容易發生其他非原發疫病的繼發性感染,必須加強飼養管理,改善感染疫病的家兔的環境條件。根據家兔不同的生理時期和生產目的,提高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含量,盡可能的提高家兔營養物質的攝人量,滿足它的營養需要,尤其是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注意精飼料和粗飼料的合理搭配,促進病愈家兔的體況恢復。
(五)挽救病兔,減少損失
兔場發生傳染病后,保護健康兔,挽救病兔和凈化兔場的工作應同時開展。治療病兔的目的在于通過消除病原體,增強抵抗力,減少兔場損失,同時為今后工作積累新的經驗。及時安全處理病兔,有價值的種兔需要精心治療,沒有價值的應及時淘汰,對死兔要深埋或燒毀,不得食用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