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鳥類在自然環境中長期生活,對自然界中的氣候和食物等條件已經能夠適應。一旦被人類捕捉養在籠中,外界環境發生丁較明顯的變化,而鳥體又很小,它的抗病力較弱,發病的死亡就成為一大難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主要病因有:
(1)營養不良。鳥原來在自然界中生活,攝取的食物種類繁多,所需營養全面得到了滿足。在人工飼喂條件下,飼料中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粗纖維及各種維生素的配比,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滿足鳥體的需要,出現不足、過剩的現象,引起代謝疾病。
(2)飼料質量不高。在飼料購買時如不嚴格檢查,加工后又不注意保管,就容易發生飼料霉變等問題。如:粉料水分過大會發霉;夏季濕料會變餿;動物性飼料極易因感染而變質等等。鳥吃了腐敗變質的飼料,會得腸炎、痢疾以至于食物中毒等病。
(3)對鳥不利的飼養環境。風寒是鳥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天要防暑,冬季應御寒,更要注意不使鳥在風口受風吹。室內飼養的芙蓉鳥、金山珍珠等不宜多掛在戶外。在氣候溫暖潮濕的情況下,如果缺乏光照和必要的通風,鳥還易生羽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