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蜈蚣怎樣進行日常管理

2014-08-07

1.溫度。蜈蚣喜暖畏寒,氣溫10℃以下時,蜈蚣進入冬眠,降至-5℃會凍死。

2.防逃和天敵入侵。蜈蚣鉆縫能力極強。因此,飼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飼養池壁有無裂縫以及加蓋封閉情況,防止蜈蚣逃逸。飼養池內,鋪土,搗實,蓋上瓦片供蜈蚣棲息繁殖,盆上需加蓋以防天敵侵食。同時要經常觀察蜈蚣池場內外有無害蟲出現,特別要防止螞蟻等天敵進入飼養池內。

3.繁殖期管理。飼養池內蜈蚣密度不宜過大,擁擠、過多的驚擾易引起互相殘食。蜈蚣進人生殖期要保持環境安靜和適宜的溫度。如受到外界驚擾就會停止產卵或將孵化的卵粒全部吃光。飼養蜈蚣在其生殖期內溫度不宜低于20℃,天氣炎熱溫度高時活動量大,一般氣溫低時活動少,人工養殖蜈蚣適宜的生長溫度25-32℃。在20℃以下時,孕蜈蚣遲遲不產卵,幼蜈蚣很難蛻皮,容易死亡。當氣溫在10℃以下,進入休眠狀態,不再攝食,并鉆人土層越冬,因此人工養殖蜈蚣在氣溫升至25℃、以上時,進入配種繁殖期。雄雌自由交配后,須將雌雄分開喂養。飼養蜈蚣應注意調節溫濕度。當氣溫降低時,加溫養殖可增長蜈蚣的生長期,縮短生殖循環周期。在加溫養殖時須注意空氣要清潔、清新,保持與溫度相適應。入冬后,要采取各種防寒措施,一般使養殖池內的溫度保持在25℃左右。方法:如室內生火升溫,或將養殖池內土層加厚,并在上面覆蓋稻草、雜草,池頂用塑料薄膜罩蓋。使蜈蚣越冬不休眠,可以提高蜈蚣的繁殖能力;夏天天氣炎熱時,要采取降溫措施,如將室內門窗打開散熱;由于溫度高.池內土過于干燥,則影響蜈蚣的生長發育,且會誘發蜈蚣相互殘殺。早晚向池內噴灑一些適量的水,既能保持室內一定濕度,同時有利于熱量散失。灑水不能過多,池內的濕度過大會給蜈蚣的蛻皮造成困難,容易產生病變。池內的濕度一般應控制在含水量15%-20%,超過50%時應更換飼養土。對飼養土的要求是夏季偏濕,梅雨季節和冬季偏干,一般小蜈蚣偏干,大蜈蚣偏濕。飼養池周圍環境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

與《養殖蜈蚣怎樣進行日常管理》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