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蠶繭價格持續上升,大大提高了農民養蠶的積極性。養蠶效益高低取決于蠶繭的產量和質量,尤其是蠶繭質量。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了提高蠶繭質量的對策,供廣大養蠶戶參考。
一、影響蠶繭質量的技術因素
1.桑樹病蟲害嚴重,是影響繭質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桑紅蜘蛛、桑螟、桑毛蟲等害蟲在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發生,造成桑葉葉質降低,影響家蠶的健康發育,進而影響到蠶繭質量。同時,農村消毒防病工作未能做到全面徹底,蠶病蔓延,導致薄皮繭、死蔟繭等不良繭增多。
2.重擴蠶,輕擴桑。一些地區強行攤派蠶種而忽視了桑樹基礎,導致缺桑嚴重。養蠶戶普遍過早給家蠶添食蛻皮激素,造成繭粒小而薄,繭絲短而細。
3.養蠶技術及設施不到位,以小蠶共育為中心的科學養蠶技術未得到貫徹落實。多數農戶養蠶設施差,沒有專用蠶房,不設消毒池,甚至有的農戶蠶匾都不足,更淡不上小蠶專用室。常規養蠶技術難以貫徹落實,造成單產低,蠶繭質量得不到保障。
4.蔟具改良和上蔟管理有待加強。使用優良蔟具和創造良好的蔟中環境是提高蠶繭質量的重要措施。由于許多蠶繭提前采摘,有的結繭后用塑料薄膜覆蓋,或根本就不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沒有發揮優良蔟具的作用。有的蔟具未及時更新。有的上蔟時蔟中管理差,上蔟過密,造成雙宮繭等下腳繭增加,嚴重影響了蠶繭質量。
二、提高蠶繭質量的對策
1.合理確定蠶種出庫時間,切實抓好桑樹施肥和治蟲工作。在認真分析歷年氣候變化規律和當年氣象預報的基礎上,根據歷年養蠶出庫時間與產量高低的資料,確定最佳蠶種出庫日期,以達到避開春蠶后期高溫和秋蠶后期低溫陰雨的危害,盡可能把各季蠶的5齡期和上蔟期選擇在晴天。改進桑樹剪伐技術,適當提高剪伐部位,促進春季桑芽早發。因地因時制宜抓好病蟲害防治和培肥管理,促進桑葉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