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蜈蚣增溫型飼養場

2017-02-01

觀察驗證蜈蚣真正的有效生長期為5月初至10月底計6個月左右。若養殖環境一年四季在人為的條件下控制適宜的溫濕度及餌料供水充足,蜈蚣可以持續地進行生長、發育、交配、產卵、孵化來完成生命周期的節律。這樣可大大縮短蜈蚣的生殖、生長周期的時間,打破越冬期的半年滯育,加速蜈蚣的多生快長,能有效增加經濟效益。為此,應大力推廣增溫養殖技術措施。

1.熱源增溫

在一年中生長期較短是蜈蚣的生理特性之一,為打破滯育休眠期延長生長繁殖期,提高養殖環境的溫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增加養殖環境溫度的熱源,應根據不同地域和條件選擇熱源。我國的地熱資源非常豐富,如溫泉(熱水)幾乎遍布各地,應有效充分的利用?;鹆Πl電廠流出的循環散熱水也是很好的資源。將這些熱水源引入養殖場地,能解決養水也是很好的資源。將這些熱水源引入養殖場地,能解決養殖環境的增溫。但人為的專為養殖場提供熱源,以火力、電力等都是不應提倡的,因供熱所花費的成本價值超出飼養收益的經濟效益,這種投入得不償失。增溫養殖場常年溫度不得低于20℃,應保持在25 - 32℃。增溫設施多以管道形式。增溫應根據養殖場的面積及熱源的溫度(應除去輸入中溫度的消耗量)鋪設管道,管道可鋪設在飼養池底部或周邊,使場內能增溫而且能保溫。依據不同季節控制熱水流量達到控溫的目的。在控溫的同時,飼養環境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上。土壤含水量的濕度要達到20%左右。

2.溫室飼養

種養業利用太陽熱能建造溫室巳取得很可觀的經濟效益。利用溫室飼養蜈蚣,也能達到縮短蜈蚣的滯育期,延長生長期的目的。溫室的建造首先應選擇在向陽避風,保溫性能好的環境興建。面積可根據飼養需求建立。溫室內仍挖小型飼養池,溫室內周邊挖防逃水溝避免蜈蚣逃遁。溫室向陽斜坡面,鑲嵌玻璃以便陽光照射增溫。溫室向陽斜面頂部應配備調節溫度的蓋簾,以達到控溫的目的。溫室飼養蜈蚣的溫度應控制在常年室溫為25 - 32℃,溫室相對濕度為70%左右。利用溫室環境飼養蜈蚣在我國各地均有成功的經驗,值得推廣。

與《如何建設蜈蚣增溫型飼養場》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