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越冬蟄伏期外,工蜂在正常情況下的壽命約為5個星期左右,前期擔任巢內工作,后期擔任巢外工作。如果老蜂大量死亡,新蜂又接替不上,蜂群就會垮掉。不同時期工蜂的壽命長短有很大差異,主要取決于哺育幼蟲的強度和花粉的攝入量,其次是參加采集的時間和強度。
初出房的幼蜂,身體柔弱,呈灰白色,經數小時后,逐漸硬挺起來。3日齡內的幼蜂,由其他工蜂喂食,但能擔負保溫孵卵、清理巢房等工作。4日齡后的幼蜂,能調制花粉,喂養大幼蟲。6-12日齡的工蜂,王漿腺發達,能分泌王漿,喂養小幼蟲。此后,開始多次重復地認巢飛翔及第一次排糞。健康的工蜂,從不在巢內排糞。
新蜂都在晴暖的午后,成批涌出巢門,進行認巢飛翔。飛翔時,頭朝巢門,時高時低,或在巢箱周圍繞圈子,圈子越繞越大,從而逐漸識別蜂巢環境,每群新蜂喧鬧一陣后,又紛紛歸巢,安靜下來。因此,養蜂術語上又稱為“鬧巢”。
13-18日齡的工蜂,蠟腺發達,主要擔任清理巢箱、拖棄死蜂或殘屑、夯實花粉、釀蜜、筑造巢脾、使用蜂膠等大部分巢內的工作。
至于采集工作也是逐漸發展起來的,一般開始于17日齡。20日齡后,其采集力才充分發揮,從事采集花蜜、花粉、水分、蜂膠,直到老死。守衛御敵工作,也由部分采集蜂擔任。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習慣上根據外觀和所擔任的重點工作,將工蜂分為幼、青、壯、老四個時期。幼年蜂是指分泌王漿之前的工蜂;青年蜂是指擔任巢內主要工作時期的工蜂;壯年蜂是指從事采集工作的工蜂;老年蜂是指采集后期、身上絨毛已磨損、呈現光禿油黑的工蜂。幼年蜂和青年蜂是從事巢內工作的,所以又合稱為內勤蜂;壯年蜂和老年蜂主要是從事巢外工作的,所以又合稱為外勤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