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野豬養殖常見問題

2014-09-12

1、斷奶過早

在養殖野豬時,為使其早配種及讓仔豬提早上巿,人為地提前斷乳。但野豬乳腺不發達、泌乳量小、放乳時間短,如過早斷奶容易導致仔豬個體小、體質較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胃腸功能較差、易出現疾病。

2、飼料不合理

野豬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占70%,食量少,一天僅需喂兩餐。而有些養殖戶養野豬時全部喂全價飼料,使野豬長得太肥,導致不發情。雖然采取增加運動量、限飼等方法后可正常發情,但時間一般要推遲幾個月,既耽誤了時間,又浪費了飼料,增加了成本。

3、不注重防疫

許多養殖戶不重視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規范、不科學??茖W的免疫應該是根據當地的疫情而制訂-套完整的免疫程序。

另外,一些養殖戶衛生防疫觀念淡薄,養殖場隨意讓閑人參觀,且極少采取消毒措施。其實消毒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根本的預防疾病發生的措施。一般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在養殖場門口、生產區門口與豬舍門口設立三重消毒池,人員進出都必需消毒和換工作服。

4、不注重豬舍衛生和環境消毒

豬的排泄物較多,容易造成細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豬舍衛生,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杜絕疾病的傳染。但目前大部分的養殖場衛生差,污水橫流,臭氣熏天,蚊蠅多,據報道-只蒼蠅即可攜帶600萬個細菌,極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發,影響養殖效益。

野豬的養殖技術

特種野豬養殖

5、不注重技術學習和技術培訓

野豬雖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豬強,但仍有許多基本知識必需掌握。目前一些養殖戶在引種時沒有經過正規場家的專業培訓,導致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另外,在養殖時又不注重技術學習,不能及時觀察野豬的精神狀態、飼料量、飲水量、活動情況、大小便的變化,使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因技術、管理的差異,其繁殖率、成活率、生長速度及經濟效益也相差許多。

6、不注重豬種質量

一些引種戶因貪圖方便與便宜,或被一些不法場家蒙騙,引進一些含純種野豬血緣僅50%左右的特種野豬,其外觀、品質已與家豬相差無幾,其抗病力、耐粗飼、瘦肉率、營養成份等方面都較差。

與《特種野豬養殖常見問題》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