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類麥田強化拔節期肥水管理。一類麥田畝總莖數60萬~80萬,屬于壯苗麥田。在管理措施上,應控促結合,提高分蘗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噴施壯豐安等化控藥劑,縮短基部第-節,控制植株旺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地力水平一般,畝莖數60萬~65萬的一類麥田。要在小麥拔節初期進行肥水管理,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2~15千克。三是地力水平較高,適期播種、畝莖數65萬~80萬的一類麥田,應在拔節中期追肥澆水,畝追施尿素12~15千克,控制無效分蘗過多增生,增加開花后干物質積累,提高生育后期旗葉的光合高值持續期和根系活力,延緩衰老,提高粒重,獲得更高產量。
(二)二類麥田強化起身期肥水管理。二類麥田畝總莖數45萬~60萬。春季肥水管理的重點是鞏固冬前分蘗,適當促進春季分蘗發生,提高分蘗的成穗率。一般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千克。地力水平一般,畝莖數45萬~50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初期追肥澆水。地力水平較高,畝莖數50萬~60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中期追肥澆水。
(三)三類麥田強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類麥田畝總莖數小于45萬,多屬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應以促為主。一般春季追肥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于返青期, 5公分 地溫穩定于 3℃ 時開始,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總量的50%和適量的磷酸二銨,同時澆水,促進春季分蘗,鞏固冬前分蘗,以增加畝穗數。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節孕穗期追施,提高穗粒數。
(四)旺苗麥田的管理。這類麥田年前畝莖數達80萬以上,植株較高,葉片較長,主莖和低位分蘗的穗分化進程提前,早春易發生凍害。拔節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間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春季肥水管理應控促結合。一是起身期噴施調節劑,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無脫肥現象的旺苗麥田,應早春鎮壓蹲苗,避免過多春季分蘗發生。在拔節期施肥澆水,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三是對于有脫肥現象的麥田,如果群體不大,早春每畝總莖數在80萬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澆水。如群體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澆水。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左右,防止旺苗轉弱苗。
(五)切實做好返青期鎮壓劃鋤。對秋種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麥田,鎮壓可壓碎坷垃,沉實土壤,彌封裂縫,減少水分蒸發和避免根系凍害。對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鎮壓可提墑、保墑、抗旱。對旺長麥田,鎮壓可抑制地上部生長,控旺轉壯。鎮壓要結合劃鋤進行,先壓后鋤。返青期劃鋤能保墑、提溫、消滅雜草,鋤地時要鋤細、鋤勻、不壓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