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杯香菇又名豬肚菇,子實體群生,杯狀或淺漏斗狀,淡黃色,肉肥厚,柄粗,脆嫩可口,營養豐富。在自然條件下子實體發生于5一10月份,具有木腐生和土生的特性?,F將其栽培要領簡介如下:
1、季節安排:大杯香菇出菇溫度23一32℃,最適26一30℃。在福建中西部地區適宜的出菇期為5月初至10月上旬,制袋接種時間相應提前30一35天進行,海拔高的地區可適當提前和推后。
2、栽培材料與配方:雜木屑、棉籽殼等都可作為袋料栽培主要原料,在栽培過程中加少量輔料,如米糠、麥皮、大豆餅、棉籽餅和玉米粉等可提高產量。一般配方為:⑴棉籽殼40%,雜木屑40%,麥皮18%,蔗糖1%,石膏1%。⑵棉籽殼40%,雜木屑40%,麥皮14%,玉米粉4%,蔗糖1%,石膏1%。
3、菌袋制作及培養:棉籽殼提前一天浸濕攤開,第2天按配方把預濕的棉籽殼、木屑、麥皮、糖水、石膏混合攪拌均勻,含水量調至65%。用17公分×33公分聚丙烯塑料袋裝袋壓裝至18公分高時,套上頸圈、塞棉塞,常規滅菌,冷卻后無菌操作接種。常溫下培養30一35天菌絲可長滿袋。培養時要經常查看,發現未走菌或污染袋及時處理。
4、覆土材料的準備:采用覆土栽培,覆土層是水氣調節的好材料,水分能不斷地滲入到菌袋子中補充水分,對菌筒的溫度、濕度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沙壤土、泥碳土、塘泥或菜園土均可作為覆土材料,經暴曬2一3天,噴酒2%甲醛溶液,覆塑料膜密閉熏蒸2一3天,然后攤開散去甲醛味,過篩備用。
5、出菇場所準備:蔬菜大棚、栽培香菇的蔭棚均可作為出菇場所,蔬菜大棚外層要加稻草或其它遮陽物,使棚內達到三陽七陰遮擋效果。使用前先將菇棚內外打掃干凈,杜絕雜菌蟲源。菇床整理成畦寬1米、畦高15公分、長度不限的小畦,每畦須用竹條、農用薄膜搭成小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