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光照:草菇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但子實體的形成和生長需要一定的光。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子實體難以形成,病蟲害也容易產生。散射光對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使子實體組織結實,色澤加深。光照不足,則菇體組織松軟,顏色較淺。強烈的直射光線對子實體生長有抑制作用,容易灼傷幼菇。
二、栽培技術要點
1、培養料預濕:選用干燥無霉變的麥草,放入5%的石灰水池中浸濕10一12小時,浸濕時應把麥草壓實,水池中的石灰水能完全淹沒麥草為度。
2、栽培料切割:將已浸好的麥草撈起,瀝干剩余水分,用鍘刀切成約20公分長的草段,注意太長不好裝袋,太短費工多,也不利于菌絲扭結。
3、培養料配方:以裝20袋為例,可以有3種配方。第一種是麥草 50千克,棉籽殼1一1.5千克,麩皮7.5一10千克,磷肥1千克,磷酸二氫鉀0.2一0.3千克。第二種是麥草35千克,麩皮5千克,玉米粉1.5千克,棉籽殼15千克,石膏1.5千克,復合肥1千克。第三種是麥草 50千克,玉米粉5千克,棉籽殼1.5千克,石膏1千克,磷肥1千克。原料需干燥,無霉變、無雜質,棉籽殼需粉碎后再用。
4、拌料裝袋:先將配方中的其它原料拌勻,然后將已混合的原料均勻地撒在麥草上,攪拌后裝袋。袋栽草菇一般選用低壓聚乙烯筒料袋膜,規格選用50公分×24公分×0.003公分的袋子。裝好后兩頭用塑料包裝帶活結扎緊。
5、消毒滅菌:將已裝好的筒料及時進行消毒滅菌,滅菌溫度100℃保持8一12小時,并要求當天裝的筒料,當天滅好菌,謹防發酸變質。
6、接種:滅菌后的料袋,冷卻至40℃以下即可接種,接種時將料袋解開,進行開放式接種,把菌種均勻撒在料袋兩頭,每瓶菌種一般接10一12袋為宜。
7、發菌管理:接好種的菇筒,實行排列堆放,并經常測試堆溫,不得超過40℃,謹防燒堆造成絕收,發好菌后即可脫袋排放,按墻式栽培法排列,每平方米可放6個排成1行,每行可碼5層。脫袋7一10天即可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