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常常制約著許多食用菌品種的發展,如何在夏季選擇適宜的高溫型食用菌品種,利用市場淡季獲得高效是許多菇農關心的問題?,F結合實踐經驗介紹幾種適宜夏季種植的食用菌品種。
1.四孢蘑菇:四孢蘑菇,又稱大肥菇,是一種中溫型蘑菇品種。該品種菌絲生長適宜溫度20~34℃,最適溫度25~27℃,子實體生長發育適宜溫度27~29℃,高于30℃或低于26℃均不利出菇。
根據該品種的適溫范圍,以夏季播種,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為適宜,這既可以利用其能耐高溫的特性培養菌絲,又可以在早秋市場淡季大量出菇上市,填補市場空缺,提高生產效益。
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術與雙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原材料主要是稻草麥草和牛豬糞,室內床架和室外大棚栽培均可。因其出菇期相對較短,一般只收3~4潮菇,所以床面培養料不宜太厚,以12厘米左右為宜。出菇期的溫度調控和水分管理至關重要,是奪取優質高產的重中之重。只要各生產環節技術措施管理到位,一般每平方米可產鮮菇6.5~7.5千克,收入50~60元,是種菇者巧妙利用市場淡季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一個可靠品種。
2.草菇:草菇是高溫型食用菌,在生長發育中對溫度的要求相當敏感。為了使草菇在播種后能正常發菌出菇,栽培季節應選擇在日平均溫度穩定在23℃以上時進行。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有利于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的發育。有塑料大棚者可提前到5月中旬播種。
草菇室內外栽培均可,但以室外栽培更為有利。在室外栽培時,應選擇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排灌兩便的農田,如前茬作物為油菜、西瓜等地較為適宜。栽培前應清除雜草,做畦圍溝,做到澇時能排,旱時能灌。
無論選用哪種原料栽培草菇,均應把握干燥無霉變這一原則,并在生產前暴曬2~3天。新收獲的稻草必須徹底干燥,否則易爛料。播種前用5%石灰水預濕拌料,ph值達到12以上,再建堆發酵4~5天,培養料基質含水量達到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