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棉的主要種植技術:適期早播,采用地膜覆蓋或營養缽育苗等措施。適當增加密度。不要在棉花行間間作大豆、綠豆、西瓜等其他作物。
根據棉苗形態性狀,在間苗、定苗時拔除少數分離個體。前期加強肥、水管理,以促為主。
由于抗蟲棉對棉鈴蟲等屬于鱗翅目以外的害蟲沒有抗性作用,因此必需根據害蟲發生危害的實際情況進行輔助性的化學防治,其防治指標不應是落卵量多少,而應以百株幼蟲頭數判定。般’齡以上10頭、2齡以下20頭即需化防。
該抗蟲棉品系主要適合于黃淮海棉區種植。在其他棉鈴蟲為害嚴重區域也可逐步試種。
抗蟲棉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抗蟲棉作為一個新生的棉花品種類型,也存在一些缺點或不足之處,如有些品系的鈴重偏小,衣分偏低,還有一些品系出現了分離的個體。此外,抗蟲棉的最佳種植技術及抗蟲棉基因抗性與形態抗性相結合以提高抗性等問題還需繼續探討,改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