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蟹是內陸地區人工養蟹的主要方式。養蟹池的大小和形狀可因地制宜,一般2-10畝,蟹池水深可保持在一米左右,蟹池的飼養管理,主要是投喂餌料和控制水質。
本文的議題是:怎樣考慮氣象條件進行養蟹池的飼養管理,供養蟹的朋友們參考。
1、水溫高時增加投餌量
高溫季節,河蟹活動頻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長的一個關鍵時期,應每天投喂一次,并相應增加投餌量。
平時除供應充足的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蓮、浮萍以及蘇丹草等植物性餌料外,還應增加動物性餌料,如:屠宰場下腳、小雜魚、動物尸體、蚯蚓等。
沒有條件的可增加些植物精料,如:玉米、小麥、黃豆等。投喂量以河蟹體重的5%左右為宜。
2、水溫低時適當減少投餌量
水溫低時,可以隔天投喂或幾天投喂一次,仍以第二天早晨吃完為準。
投喂地點在池邊淺水處,也可投放到設置好的餌料臺上,并適當增加投喂點,以免造成因爭食而自相殘殺。
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的時候,河蟹就很少活動和吃食了。
3、注意保持水質
養殖池水質以清新、干凈、含氧豐富為好。在高溫季節,由于河蟹的攝食量大排泄多,水質極易惡化,應每隔1-2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5厘米深左右,水泥池尤應勤換。
發現池中河蟹登岸數量較多且吐泡沫,尤其是白天也大批爬出水面,受了驚嚇也不下水或一下水又立即上岸,表明水中嚴重缺氧或水質敗壞,應盡快換水并加大換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