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水質狀況及生物狀況等自然條件和巿場需要的品種確定所養殖的品種,并制定合適的放養密度,也就是最佳放養量。放養密度過大,養殖對象在不良的水體環境中生長,所用的餌料系數肯定升高。相反若放養密度過低,則不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產值效益下降,餌料系數同樣升高。
2、養殖對象的放養規格、品種質量是放養技術中決定餌料系數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放養的品種純且質量好,體質健壯,則吃食旺盛,新陳代謝率強,對飼料的能量轉化率亦高,生長速度快,則餌料系數便會下降。
3、在池塘的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品種搭配合理、巿場前景好并注意各品種之間對攝食的相互干擾行為,提高飼料利用率。
4、在分塘放養的過程中要仔細操作,防止魚體受傷。—般應在主養魚馴化攝食完成后,再投放其它配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