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養魚水平有高有低,具體養殖條件各不相同。應依據當地的實際生產條件,本著降低養殖成本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式供應飼料。
1、種植青飼料
適用于魚池精養而飼料地較寬裕的養殖條件。利用飼料地、地邊、荒地種植青綠飼料。
青綠飼料生長與魚同步增長t若全部使用青飼料養魚,則1畝池塘需3畝飼料地才能滿足供應。
目前種植較普遍的青飼料有黑麥草、蘇丹草、苜蓿、三葉草等,每畝產草量可達5噸-10噸。種植青飼料養魚的潛力較大。
2、充分利用各種副產品
適應于水面較大,而副產品資源較豐富的地區。
這類飼料包括糠、藤、秧等進行粉碎或加工成顆粒飼料;工業副產品如啤酒糟、醬油渣、粉渣及副食品下腳料如粉絲廠、淀粉廠廢液經沉淀干燥后的粉漿蛋白粉;屠宰廠下腳料等(經適當處理后可作為養魚飼料)。
3、配套建立小型飼料廠
適宜于精養水面較大,且精養水平較高的漁場。通過種植青飼料,利用副產品養魚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來降低養殖成本。
但是若要提高產量,提高養殖效益,還必須依賴人工配臺飼料的應用。
科學地制定配方,通過機械加工將配合飼料加工成顆粒飼料具有其它飼料不可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