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魏氏梭菌病又稱腸毒癥。一遇到飼養管理不當,病原菌在小腸和盲腸絨毛膜上立即大量生長繁殖并產生強烈的外毒素,改變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毒血癥。本病以急劇下痢、水瀉為特征。
臨床癥狀
除少數病例突然發病死亡外,急劇腹瀉為本病特征性癥狀。臨死前水瀉,糞便呈黑色或褐色,有的帶有血液,嚴重脫水,2~3小時即會死亡。初產和多產母兔,當其仔兔生長到1~4星期時突然死亡,死亡前母兔拒食,有時大量流涎。第二是乳毒癥,微量毒素通過乳汁進入兔體內,在產后3~4天內突然死亡,特別是在冬季更為嚴重。發病期間體溫無明顯變化,個別病兔體溫可升高到40℃以上,臨死前體溫下降。
兔魏氏梭菌病的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特別是剛斷奶后不能突然改變飼料配方,粗纖維的含量一定要充足,這是減少本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已發生本病的兔群,對尚未出現臨床癥狀的兔,可口服磺胺類藥物、環丙沙星、金霉素等,將藥物混入飼料中喂給,作為緊急預防。兔舍、兔籠及用具可用3%苛性鈉溶液水或5%來蘇兒消毒,清洗地面,糞便堆積發酵處理,死兔應焚燒或深埋。應用魏氏梭菌滅活菌苗進行預防注射,成年兔2毫升,仔兔1.5毫升中,皮下注射。于接種后10天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4~6個月。
兔魏氏梭菌病的治療方法
用2.5%乳酸諾氟沙星注射液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0.5~1.0毫升?;前冯?~2克,口服;也可以服用鞣酸蛋白0.5克,次硝酸鉍0.5克,磺胺嘧啶0.3克,矽炭銀1克,藥用炭1克,混合后分三次服用,每6小時一次。一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和5%碳酸氫鈉溶液各20~40毫升,維生素c1毫升。發病初期可用抗血清治療,每千克體重2~3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