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2)

2014-08-23

常發生于手術后異物進入膽囊或膽囊炎之后。

(1)發病特點。病初除具有膽囊炎癥狀以外,還有膽汁混濁。繼而膽汁含淡黃色至棕色砂粒與炎性分泌的混合物,昧臭。病熊消化紊亂,有時腹瀉惡臭物,逐漸消瘦、貧血,體質衰弱。

(2)防治措施。

①以手術取出膽囊內結石。

②術后用藥同膽囊炎治療方法。

5.熊腹膜炎

手術時膽汁溢出,縫合欠佳;手術中微生物感染,手術后創面感染;手術器物滯留腹中均可發生急性或慢性腹膜炎。

(1)發病特點。

①急性腹膜炎:常發生于術后1-2天,病熊精神萎靡,食欲廢絕,腹痛回視腹部,腹部肌肉緊張,倦臥,痛苦呻吟,后期腹瀉,腹痛加劇,常作排糞姿勢,呼吸加快,呈喘息狀,最后死于敗血癥。

②慢性腹膜炎:常發生于手術一周以后,病熊精神委靡不振,食欲減退,仰頭拱背,不愿行動,腹痛難止,起臥小心,有時伴有膽囊炎癥狀,膽汁分泌減少。有的間歇性腹瀉,腹圍增大,腹腔穿刺排出混濁含炎性滲出液。

(2)防治措施。以剖腹術檢查腹腔內有無異物,重點在網膜包裹處及系膜粘連處。取出異物,切除感染組織,用生理鹽水清洗腹腔,置引流管引流滲出物,在用抗菌藥物全身治療的同時,進行腹腔給藥,??墒盏綕M意效果。

6.胃腸炎

多由飼養管理不當,衛生條件差;采食了腐敗變質的食物;飼喂無規律或飼料成分突變;飼料搭配不合理而引起。

(1)發病特點。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活動很少,弓腰蜷腹:喜歡飲水:個別出現嘔吐,糞便為白色蛋清樣或黃綠色膠凍樣,肛門、尾根、以致后軀被稀糞污染。

(2)防治措施。首先查明原因,然后采取相應措施。出現病情的熊過多,要從改善飼料和管理入手。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應補給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新鮮飼料。主要用痢特靈、磺胺脒、土霉素等藥拌入飼料中喂食。無食欲的以蜂蜜將藥調成糊狀抹入口中。對長期拒食、營養不良的,用5%-10%葡萄糖注射液多點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氯霉素,1日2次。

與《黑熊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2)》相關的文章:

  • 黑熊疾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黑熊疾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黑熊在人工飼養過程中也會發生多種疾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努力減少疾病...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