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馴化要點主要有哪些

2014-08-25

1.馴化的目的意義

鹿雖經幾十代人工馴養繁衍,至今仍有野生時的行為表現。如看見生人、不熟悉的動物或景物,或聽到突如其來的響聲,會立即警覺起來,抬頭豎耳,引頸注目,甚至一哄而起。發覺者或頭鹿長吼報警,喚起整個鹿群驚醒,紛紛起立,拭目以待。食物雜而廣泛,樹葉、青草、漿果、枝條及樹皮均食。這些野性行為只有通過人工馴化,增進彼此的接觸、了解,獲得它們的信任和親近,才能在配種、分娩、哺乳、采茸、放牧及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等等方面得到它們的配合,為提高生長速度和產品品種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2幼鹿的馴化

初生的小鹿單純幼稚,野性很少,需要得到多方撫慰,是飼養人員容易接近,馴化效果最好的時期。具體做法是:由專人將吃上初乳的仔鹿每天離開母鹿,按固定喂奶時間送回母鹿身邊哺乳;對離開母鹿的仔鹿,可帶到相鄰空圈或臨時小舍內接受飼養人員的撫摸、刷拭、體檢、治療、補飼、引見各種友善動物和器物等,增長見識,減少恐懼心理。經半月左右的馴化即可達到跟人親密相處、任人擺布的程度。這些仔鹿將成為今后群鹿行為的帶頭鹿即骨干鹿。

在上述骨干鹿馴化的基礎上,每天早晨將仔鹿群撥出帶到鄰圈內,進行整個白天的人鹿親和、馴化活動,到下午下班前撥回到母鹿身邊。這樣經1個半月左右即完成圈內馴化過程。

3成年鹿的馴化

成年鹿的馴化過程和作法與仔鹿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于:一是馴化時間一般在生產淡季的冬末春初進行,不能在長茸、配種、妊娠、分娩期進行;二是種群不宜過大,以20-30只為宜;三是可采取骨干混入法或骨干群帶動法進行馴化。前者是將骨干鹿放入大群鹿中,用其帶動影響其他鹿;后者是將少量未經馴化的鹿放進已馴化成的骨干鹿群中,以集體的行為調教少數未馴鹿。此法可隔幾日撥進2-3只,以多帶少,容易感化,效果不錯。

與《鹿的馴化要點主要有哪些》相關的文章:

熱門文章
国产盗拍SAP私密_久久久久人妻一道无码AV_国产激情无码不卡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