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防治。危害木耳引起減產和絕收主要是雜菌感染。防治雜菌感染的主要措施:①要選用健壯的優良菌種,絕對不能使用有雜菌污染和生長不健壯的菌種。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段木消毒、接種和集堆發菌,注意環境衛生,清除污染源。③因高溫引起細菌性爛耳和流耳,可輔助噴1:500倍金霉素水溶液或1%的石灰清液一次,然后再噴5%的食鹽水。④蛞蝓為害木耳嚴重,可在晚上進行捕殺。
越冬及翌年出耳管理。耳木出耳一般到10月后逐漸減少,開始進入越冬管理,可停止噴水讓其干燥,保持耳木含水量35-40%.以“井”字形集中堆放,覆薄膜保溫、保濕。到翌年5月又可浸水起架噴水出耳。一般栽培木耳要爭取當年產量。對于較大和材質較硬的耳木,只要管理得好,來年仍可獲得幾潮好的收成。次年由于耳術的養分消耗多,長出的木耳朵形變小、耳片較薄。為了提高產量,可噴1%的葡萄糖、0.5%的尿素或0.5ppm的三十烷醇、稀土微肥。每批木耳可噴3次,即未出耳時噴第一次,大部分耳芽出現時噴第二次,耳片開展時噴第三次,一般可增產10-20%。